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年龄因素:5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
2.性别差异: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高于男性,特别是在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
3.家族病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骨质疏松或髋部骨折历史,那么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4.体重指数:体重过轻(BMI小于19)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因为骨密度通常与体重成正比。
5.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或缺乏负重锻炼会导致骨密度降低。
营养不良: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影响骨骼健康。
吸烟和酗酒:这些习惯会干扰身体对钙的吸收,从而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6.药物使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抗癫痫药物等,会加速骨质流失。
7.跌倒史:频繁跌倒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信号,也增加了骨折风险。
对于准确评估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自身状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