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发病部位:
脑膜炎:主要是指脑膜受到感染。脑膜是包裹和保护大脑及脊髓的膜。
脑炎:主要是指脑实质(即大脑本身的组织)受到感染。
2.病因:
脑膜炎: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细菌性脑膜炎较为严重,而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病情较轻。
脑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也可以由自体免疫反应导致。
3.临床症状:
脑膜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颈项强直、恶心呕吐,有时会出现意识改变。
脑炎:症状可以包括发热、头痛、精神改变(如行为异常、幻觉)、癫痫发作、肌肉无力,甚至昏迷。
4.诊断方法:
脑膜炎:通常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分析,以检测白细胞数、葡萄糖和蛋白质水平,以及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
脑炎:除了脑脊液检查,还可能需要影像学检查如MRI,以观察脑组织的变化。
5.治疗:
脑膜炎:治疗取决于病因,细菌性脑膜炎需迅速给予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则多为对症支持治疗。
脑炎:病毒性脑炎可能使用抗病毒药物,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癫痫发作等。
脑膜炎和脑炎虽然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但由于病变部位和致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减轻并发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