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固定与休息:骨折后的初期阶段,通常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少移动和刺激,有助于骨骼愈合。常用的方法包括石膏绷带或支具,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确保患肢的休息,避免不必要的负重。
2.疼痛管理:骨折后疼痛是常见的,可以通过服用医师开具的止痛药物来缓解。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对于骨折愈合非常重要。老年人特别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质、维生素D和蛋白质,这些是骨骼修复的重要成分。
4.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褥疮、便秘、尿路感染等问题。应定期变换体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干燥,注意个人卫生。鼓励使用便携式马桶以减少移位带来的风险。
5.康复训练:在急性期过后,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恢复功能。可以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逐步增加强度和范围。在专业康复人员指导下开展,包括理疗和功能训练,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度过骨折恢复期,同时需要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