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甲状腺外科
1.类型及风险分析:钙化分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钙化等类型。其中,微小钙化与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的风险较高,其恶性概率可以达到20%-40%。而粗大钙化多见于良性结节,如甲状腺腺瘤或慢性甲状腺炎。
2.诊断评估:建议进行颈部超声检查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超声可帮助识别钙化类型,并评估结节是否具有恶性特征,如不规则边界、高度低回声或纵横比异常等。
3.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怀疑恶性的结节,通常推荐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通过细胞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FNA是判断结节性质的重要步骤,且风险较低。
4.随访观察:若结节被评估为低风险或良性,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随访,包括每6-12个月进行超声复查,以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
5.手术干预:如果结节被证实为恶性或具有高度恶性的特征,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切除。具体手术方案取决于结节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甲状腺结节钙化需在专业医疗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管理,重要的是保持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任何病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