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酒精的直接作用: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够阻碍神经元之间的正常交流。当摄入大量酒精时,会影响大脑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导致眩晕。酒精会削弱大脑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从而增加失去知觉的风险。
2.血液酒精浓度: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过高时,可以造成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眩晕和意识丧失,还可能影响呼吸和心跳,危及生命。
3.代谢速度与个体差异:人体的肝脏负责代谢酒精,但每个人的代谢速度不同。饮酒量超过肝脏能处理的能力时,未被代谢的酒精在体内积累,加剧其影响。
4.低血糖:酒精可以导致血糖水平降低,当血糖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头晕、乏力甚至昏迷。
5.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这种情况下,身体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能加重眩晕感受,并导致意识失常。
如果饮酒后频繁出现眩晕和失去知觉的情况,建议减少或避免饮酒,并考虑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长期饮酒的不良反应包括对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