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验光检查:
必须进行全面的验光,包括电脑验光、插片验光等,必要时可采用散瞳验光,以准确评估屈光度数。
若存在散光,根据散光类型(规则性或不规则)以及程度,确定适合的矫正方式。
2.镜片选择:
对于弱视患者,应尽量选用全矫正度数的镜片,确保清晰成像,以刺激黄斑区发育。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欠矫或过矫。
散光矫正的柱镜轴位需要精确调整,以保证佩戴舒适并避免视觉疲劳。若散光度数较高,可分阶段逐步增加矫正力量,使患者适应。
如伴随远视或近视,则需在球镜和柱镜参数间平衡,以达到最佳矫正效果。
3.双眼视功能评估:
弱视患者常伴随双眼视功能异常,如斜视或融像能力不足。在配镜前需检查双眼协调性,确保镜片设计不会加重视觉问题。
若存在显性斜视或隐性斜视,可能需配合三棱镜矫正或者其他治疗方案。
4.视觉训练:
单纯配镜只能提供物理矫正,而弱视患者还需通过视觉训练促进大脑视觉中枢的发育和视力恢复。训练内容包括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通常由专业眼科医生指导进行。
5.定期复查:
配镜后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密切观察视力变化和眼轴发育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特别是儿童时期,视功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更需严格监控。
坚持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弱视散光患者最大化视力潜能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