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术后炎症
白内障手术是通过微创的方式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度的炎症反应,导致视力短暂模糊或眼花。这种情况通常在术后几天至数周内自行缓解,但仍需要定期使用抗炎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或激素滴眼液,来促进恢复。
2.残余屈光不正
即使人工晶体经过精确计算和选择,有可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远视或近视问题,导致看东西时仍然有些模糊。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散光问题,这会进一步影响视觉清晰度。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接受额外的屈光矫正手术来改善。
3.人工晶体调节能力不足
人工晶体无法像天然晶状体一样进行动态调节,因此通常只能满足固定距离的视力需求。如果植入的是单焦点晶体,可能需要配合佩戴眼镜以满足不同距离的视觉要求(如近距离阅读)。而即便是多焦点或延展焦深晶体,也可能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4.后发性白内障
术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通常为数月至几年),可能会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即后囊膜的纤维化和混浊。这种情况会引起视力再次下降甚至眼花,但通过简单的激光治疗即可解决。
5.其他眼部疾病
白内障手术并不能改善其他眼病所导致的视力问题,例如黄斑变性、青光眼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患者伴有这些病症,术后依然可能出现眼花的症状,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
术后眼花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应根据发生时间、症状表现以及既往病史来判断具体情况。如需干预,可以先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视功能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