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炎症期(0-2周):骨折后立即启动修复过程,炎症反应开始,此时主要是清除坏死组织,并没有骨痂形成。
2.软骨内骨化期(2-6周):骨痂逐渐形成,纤维软骨和软骨样骨痂开始出现。在此阶段,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有所增加,但仍不足以承受完全负重。
3.硬骨化期(6-12周):软骨样骨痂逐渐被硬骨替代,骨折部位变得更加坚固。通常在8到12周,骨骼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能够承受部分体重,但需视个人情况而定。
4.重塑期(数月到数年):骨痂最终重塑为正常骨结构,以达到完全康复。虽然可以开展正常活动,但骨密度和强度可能在此期间继续改善。
恢复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骨折类型、部位、个体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应该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X光检查结果和愈合情况来决定何时可以开始负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