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杂音:通常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占据大部分比例。此类杂音无害,与心脏结构疾病无关。根据研究显示,约有30%到50%的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会听到生理性杂音。这种杂音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
2.病理性杂音:由心脏结构问题引起,如先天性心脏病或获得性心脏病。病理性杂音的治疗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和严重程度。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性手术或手术修复。数据显示,约1%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一些可能需要治疗。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是关键。
3.诊断和监测:医生通常会通过听诊器识别杂音特征,如果怀疑病理性原因,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以监测心脏功能是重要的一环。
当发现10岁孩子有心脏杂音时,建议尽快带其就医,明确杂音性质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能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