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脏疾病:
急性或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常导致AST升高,幅度可达正常值的5-50倍不等。
肝硬化:肝硬化患者AST可能轻至中度升高,通常与另一种酶——谷草转氨酶的比例观察结合使用,帮助判断病情。
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饮酒过量或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引起AST上升,增幅通常较为温和。
2.肌肉损伤:
剧烈运动:长时间的大强度运动会导致肌肉细胞损伤,引发AST短暂升高。
创伤或肌肉疾病:如肌肉软组织损伤、横纹肌溶解症,可显著提高AST水平。
3.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在心肌发生缺血坏死时,AST会从心肌细胞释放入血,通常伴随其他心脏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的升高。
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相关疾病同样可能造成AST异常。
4.药物或毒素作用: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抗抑郁药)或接触有害物质(如酒精、工业溶剂)可能对肝脏或其他器官产生毒性,导致AST水平升高。
5.其他相关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可能涉及多器官损伤,引发AST异常变化。
血液循环问题:如严重贫血、休克等,可能间接影响肝脏供血,引起AST升高。
因AST升高的原因众多且涉及多个系统,建议通过综合其他检查结果,例如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指标来进一步分析,同时结合临床表现,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