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慢性胃炎:胃蛋白酶原1水平降低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是因为萎缩性变化导致胃黏膜分泌功能下降,进而影响到胃蛋白酶原1的合成。
2.胃酸不足:胃蛋白酶原1偏低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这对消化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胃酸不足可能导致食物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并可能引发胃肠道感染风险增加。
3.胃癌风险增高:研究表明,胃蛋白酶原1偏低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在长期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此类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筛查胃癌的参考指标之一。
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蛋白酶原1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细菌感染会引起胃黏膜持续性炎症,进而影响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定期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胃部健康问题,早期干预可降低复杂病变的风险。关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胃蛋白酶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