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不当
食物摄入过量、进食过快或大量摄入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会导致胃胀痛。暴饮暴食增加胃部负担,导致胃壁扩张,引起不适。
2.消化不良
消化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出现胀满感和隐痛。进食油腻、高脂肪食物后尤其明显。这通常与胃动力下降或胃酸分泌不足有关。
3.胃肠道疾病
胃炎:急性或慢性胃炎可导致胃黏膜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胀痛、烧心、恶心等。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可引起周期性疼痛,同时伴随饥饿感和反酸。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溃疡的重要原因,会加重胃部症状。
4.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但会产生胃胀、腹痛等不适。这类问题常与紧张情绪、睡眠不足、生活习惯不规律相关。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可能刺激胃黏膜,造成胀痛甚至溃疡。
6.其他因素
胃肠道梗阻:如胃肠道肿瘤、息肉等,可能导致机械性阻塞,使食物和气体堆积在胃内引发胀痛。
胆囊或胰腺问题:胆结石或胰腺炎也可能牵涉到胃区产生疼痛。
当出现胃胀痛时,需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反酸、呕吐、体重减轻、黑便等。如果症状频繁反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