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并促进肠道蠕动。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25-30克纤维,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根中等大小的苹果含有约4克纤维。
一份煮熟的燕麦(约40克干重)提供3-4克纤维。
半杯煮熟的红薯带皮食用可提供约4克纤维。
2.增加水分摄入
水分的不足会导致大便变硬,不易排出。建议每天饮用至少1500-2000毫升水,运动量较大或天气炎热时可适当增加。饮用温水特别是晨起后空腹饮用200-300毫升温水可以刺激胃肠活动。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定时坐厕,即使没有便意也应尽量保持规律性。例如,每天早餐后是肠道蠕动最活跃的时间,可以尝试此时进行排便。避免久忍大便,长期抑制排便会降低肠道敏感性。
4.适当增加活动量
静止不动容易导致肠蠕动减慢。每日步行30分钟或进行其他轻度运动,例如瑜伽中的扭转动作,可以帮助刺激肠道。
5.尝试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功能。日常饮食中可多选择酸奶、发酵乳等产品,或者适量食用传统发酵食品如泡菜。
6.温和的辅助措施
如果自然方法无效,可以短期使用非处方药物,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这些药物能通过吸水作用软化大便,但需严格遵循标签说明避免过量使用。另外,也可以尝试甘油栓剂,它通过润滑直肠壁帮助排便。
过于频繁或依赖泻药可能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应谨慎选择。长期便秘者建议就医明确原因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