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术后如何进行食疗

2025-03-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癌术后食疗的关键在于促进身体恢复、预防复发以及改善生活质量。饮食需要注重均衡营养、易消化和少刺激,逐步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

1.术后早期阶段(约1-2周)

手术后的早期通常采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可选择米汤、蔬菜汤等清淡、营养丰富的流质食品,每次进食量以100-150毫升为宜,每天5-6次少量多餐。

半流质阶段可以增加稀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品,避免油腻、高纤维、生冷辛辣的食物。

2.过渡期阶段(术后2-4周)

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可以引入一些软烂的固体食物,但仍需保持低脂、低渣、少刺激原则。

主食可选细面条、软米饭等,粗粮如燕麦、红薯应少量摄入。

蔬菜水果宜煮熟食用,如胡萝卜泥、南瓜泥、苹果泥。

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末、鱼肉泥、豆腐,但需充分加热煮熟。

3.恢复期阶段(术后1个月以上)

饮食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但仍应注意预防便秘及肠道刺激,适当调整膳食结构。

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可选择蒸熟的全谷类、绿叶蔬菜等,但应细嚼慢咽,避免生硬粗糙的纤维食物。

蛋白质建议优选优质来源,例如鱼类、鸡蛋、去皮鸡肉,同时减少加工肉制品。

避免高脂、高糖食品,以及酒精、咖啡因等对肠道有刺激作用的饮品。

4.长期管理阶段

保持规律饮食,每餐按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及久坐不动习惯。

强调多样化饮食结构,确保每日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注意体重管理,避免肥胖,因为超重可能增加肿瘤复发风险。

术后应遵医嘱进行饮食调整,不同患者可能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若出现腹泻、便秘或其他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查相关原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