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肠息肉后发现是癌症应如何处理

2025-03-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切除肠息肉后病理检查发现癌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包括评估癌症分期、复查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1.明确病理结果和癌症分期:

如果癌症局限于息肉内部,且切缘完整(即手术已经彻底切除病灶),后续可能无需额外治疗,但需要密切随访。

如果癌症已经突破黏膜层,侵入深部组织或血管、淋巴管,则可能存在扩散风险,需要进一步评估。

2.辅助检查与评估:

行结肠镜检查,确保无其他可疑病变或息肉残留。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或PET-CT,用于检测淋巴结、肝脏等部位有无转移迹象。

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水平评估。

3.决定是否需要追加手术:

如果息肉切除后病理显示癌细胞已进入黏膜下层或伴有高危因素(如腺体分化差、神经周围浸润、切缘阳性等),通常需要再次接受手术切除患病部位的肠段以及邻近淋巴结,以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若病理报告证实癌细胞未侵犯深层组织,可定期随访观察,不需立即手术。

4.后续治疗方案制定:

在确诊为早期肠癌(I期)的情况下,手术后大多无需额外治疗,只需定期复查。

如果分期达到II期或以上,可能需要结合手术后的辅助化疗以防止复发。

5.定期随访与长期管理:

初次治疗后建议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包括结肠镜、影像学以及肿瘤标志物监测,观察疾病是否复发或进展。

肠息肉癌变后及时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早期治疗的治愈率较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