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息肉类型
息肉的类型决定其癌变风险。常见的肠息肉包括:
腺瘤性息肉:约占所有息肉的70%,癌变风险较高,根据组织学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型。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可能性最高。
增生性息肉: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通常被认为没有明显癌变倾向。
炎性息肉:与慢性炎症相关,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常见,一般无癌变倾向,但需要密切随访。
锯齿状息肉:包括传统锯齿状腺瘤和增生性锯齿状息肉,其中传统锯齿状腺瘤具有较高癌变风险。
2.细胞异型性程度
异型性指细胞形态和排列的异常程度,是评估癌变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
轻度异型增生:细胞变化较轻微,多无明显癌变风险。
中度异型增生:表示细胞已呈明显异常,可能进一步进展。
重度异型增生:癌前病变,癌变风险较高,应积极处理。
3.是否存在浸润性癌
病理报告会明确说明是否已经发生癌变以及癌变的范围。如果报告中提到“浸润性腺癌”,表示癌细胞已突破黏膜层向深部组织侵犯,此时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制定。
4.切缘是否干净
切缘是指切除息肉后周围组织是否含有病变细胞。如果报告中写明“切缘未见肿瘤组织”或“切缘阴性”,意味着病变完全切除;若“切缘阳性”,提示可能残留病灶,需要进一步处理。
5.Ki-67标记指数
部分报告会提供Ki-67的检测结果,这是反映细胞增殖活跃程度的指标。指数越高,病变恶性潜能越大。
6.伴随是否存在炎症或其他改变
报告中可能提及是否存在坏死、纤维化、慢性炎症等,这些信息能帮助了解局部组织环境,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背景。
根据报告内容,可初步指导后续治疗策略。例如,对于低级别异型增生或切缘干净的腺瘤,通常仅需定期复查,而对于高级别异型增生或侵袭性癌,则需进一步手术或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