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型结石是什么意思

2024-10-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泥沙型结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结石,因其形状和质地类似于泥沙而得名。它通常由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红素钙盐、黏液和其他成分形成的微小颗粒组成。

1.泥沙型结石主要发生在胆囊或胆管中,常见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这类结石在亚洲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2.这种结石在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和CT扫描)中表现为胆囊或胆管内的细小、高密度回声团块,大小不均匀,形态多变。

3.泥沙型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和代谢紊乱等。胰腺疾病和肝硬化也被认为是其诱发因素之一。

4.临床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黄疸等,与其他类型的胆结石症状相似,但由于其细小颗粒容易移动,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5.治疗方面,轻度病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口服溶石药物(熊去氧胆酸),帮助结石溶解并排出。严重病例则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道镜下碎石取石术。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保持规律的体检,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泥沙型结石。同时,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