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晕厥是什么原因

2024-09-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排尿性晕厥通常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当人体从坐位或卧位突然站立时,血压下降导致的暂时性脑供血不足。

1.体位变化:排尿时,人们通常从卧位或坐位变为站立,这一体位变化可能导致血流重新分布,尤其是在夜间或早晨。当血液快速向下肢移动时,上半身和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可能会引发晕厥。

2.血管迷走反应:排尿过程中,特别是因膀胱扩张后快速排空,可能激活迷走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这种血管迷走反应同样会引起脑部暂时缺血,使人感觉眩晕甚至晕倒。

3.排尿时的压力变化:在排尿过程中,内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加剧血压下降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排尿过程中腹部用力也可能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引发晕厥。

4.高龄及健康状况:老年人常见自主神经功能退化,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等,也会增加发生排尿性晕厥的风险。这些疾病往往伴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进一步加大晕厥的可能性。

避免排尿性晕厥可采取以下措施:慢慢站起来,尤其在夜间或早晨;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以增强血容量;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有低血压史的人群;如果出现晕厥症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以防跌倒和受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