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球是肾脏中的主要过滤单位,在健康状态下,它们能有效地阻挡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尿液。如果肾小球功能受损,如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引起的肾小球硬化,会导致尿蛋白增加。
2.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肾小管负责重新吸收过滤出的蛋白质,当肾小管受到损害时,如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药物毒性,也会导致尿蛋白增加。
3.系统性疾病: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和多发性骨髓瘤也可能导致尿蛋白。这些疾病通过不同机制损害肾小球或肾小管,从而增加尿蛋白。
4.高运动量或高热量摄入:短暂性的尿蛋白增加可能由剧烈运动、发热、中暑等非病理性因素引起。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随着身体恢复正常,尿蛋白水平也会下降。
5.感染和炎症反应:某些感染如病毒性肝炎或细菌性肾盂肾炎可以引发全身性或局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肾组织的损伤和尿蛋白的出现。
尿蛋白的检测通常通过尿常规检查进行,若发现尿蛋白阳性,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来确定具体原因及治疗方案。长期存在的尿蛋白可能预示着肾脏问题,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