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骨髓抑制:化疗药物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数据显示,超过50%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经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常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症状。约70%至80%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这些不良反应。
3.免疫力下降:化疗会削弱机体免疫系统,使患者更易受到感染。据研究,化疗期间感染风险增加了20%至30%。
4.脱发:化疗药物会影响毛囊细胞的正常生长,导致脱发。这一现象在90%的化疗患者中发生,通常为暂时性。
5.心脏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脏造成损伤,增加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的风险。统计显示,约5%至10%的患者会出现心脏相关问题。
6.肝肾功能损伤:化疗药物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可能对这些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大约10%至20%的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肾功能损害。
7.神经毒性:化疗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约15%至20%的患者会经历此类症状。
化疗虽然有效,但其副作用较为广泛,需要医生密切监测和管理。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时,应权衡利弊,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