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治疗:
抗生素:针对由感染引起的尿频,如尿路感染。
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控制膀胱过度活动症。
α-受体阻断剂:可以缓解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
雌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尿频问题,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
2.行为疗法:
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容量。
骨盆底肌肉训练(凯格尔运动):增强骨盆底肌肉力量,提高控尿能力。
生物反馈:借助仪器监测膀胱和尿道功能,帮助患者了解并控制排尿。
3.生活方式改变:
控制液体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改为少量多次饮用。
限制刺激性饮品:如咖啡、酒精等,它们可能会引起膀胱刺激。
规律排尿:建立有规律的排尿习惯,减少突然强烈的尿意。
不同个体的尿频原因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尿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