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医学认为血虚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不当: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营养缺乏,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无法生化气血。
失血过多:如月经过多、产后失血、外伤出血等,会直接耗损体内血液。
劳逸失调: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大,消耗体内气血。
慢性疾病:长期患病会消耗体内的气血,使得血液生成不足。
2.血虚的主要表现有:
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颜色变得暗淡无光泽,缺乏红润。
头晕目眩: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常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
心悸不宁:心跳加快或感觉心脏跳动异常。
失眠多梦:夜里难以入睡或容易醒来,且常做梦。
3.调理血虚的方法有:
食疗:多吃补血的食物,如猪肝、黑木耳、红枣、枸杞等。
药物调理: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血药物,如当归、熟地黄、阿胶等。
生活调养: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松的锻炼。
血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证,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改善血虚症状。需要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治疗,以免引发更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