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一、肺脾气虚型:
1.症状: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腹胀、面色萎黄。
2.治则:补益肺脾,健脾益气。
3.常用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主要药物包括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
二、肺肾两虚型:
1.症状:气喘息促、动则尤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自汗盗汗。
2.治则: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3.常用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主要药物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
三、痰湿阻肺型:
1.症状:咳嗽痰多、胸闷、口黏腻、纳呆、舌苔白腻。
2.治则:化痰除湿,宣肺止咳。
3.常用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主要药物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
四、痰热郁肺型:
1.症状:咳嗽痰黄稠难咯、喘促、胸痛、口干咽燥、便秘。
2.治则: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3.常用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主要药物包括麻黄、石膏、杏仁、甘草等。
五、风寒束肺型:
1.症状: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
2.治则: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3.常用方药:小青龙汤加减。主要药物包括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
肺气肿的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相应的方药。合理应用中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保持空气清新等,对于预防和控制病情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