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与机制:
肌张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入和传出神经通路调控的,涉及大脑、脊髓、小脑及自主神经系统等多个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各部分的稳定和平衡,尤其在直立姿势和运动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2.正常肌张力:
正常肌张力帮助保持关节位置,防止由于重力引起的过度伸展或弯曲。
在静止状态下,正常肌张力使得肌肉既不显得过于松弛,也不过于紧张,这种适中的状态有利于随时响应随意运动的需求。
3.异常肌张力:
高肌张力(痉挛):通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相关,如脑瘫或中风。患者表现为肌肉僵硬和难以自如运动。
低肌张力(张力不足):常见于某些遗传性疾病或新生儿肌肉发育不全,表现为肌肉松软,关节容易过度活动,缺乏力量。
4.评估方法:
临床医生常通过触诊和被动运动来评估肌张力。采用Ashworth量表等工具可以量化肌张力变化。
电生理学检查,如肌电图,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肌肉活动信息,以协助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了解肌张力对于识别和处理神经系统及肌肉疾病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和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肌张力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