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确定烧伤深度:
一级烧伤:仅影响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但无水泡。
二级浅度烧伤:影响表皮和部分真皮,有水泡生成,伴随剧烈疼痛。
二级深度烧伤:损伤到真皮深层,水泡较大且疼痛感减弱。
三级烧伤:损伤达到皮下组织,皮肤呈白色或炭黑色,无痛感但触觉丧失。
2.估算烧伤面积:
成人使用“九分法”:头部占9%,每条上肢各占9%,躯干前后各占18%,每条下肢各占18%,会阴占1%。
儿童适用“伦德-布劳德图表”:根据不同年龄段,详细划分身体各部位的烧伤比例。
3.症状观察:
局部症状:红肿、水泡、灼痛、脱皮等。
全身反应:严重烧伤可导致发热、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全身性症状。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评估炎症反应及感染情况。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查:监测体内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情况。
血气分析:评估呼吸功能及氧合状态。
5.影像学检查:
X线或CT:严重烧伤涉及骨骼或深部组织时,可辅助判断受损程度。
针对热烧伤的早期处理和诊断至关重要,应及时就医。这不仅能准确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并快速制定治疗方案,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