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置管是什么

2024-11-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在医疗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在颈部置入导管来进行血液透析、药物输注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操作。

1.目的:

主要用于血液透析,帮助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用于长期输液治疗,例如化疗、抗生素治疗等。

监测中心静脉压,为判断心功能和血容量状态提供依据。

2.操作流程:

消毒:使用无菌技术消毒皮肤。

局部麻醉: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穿刺:使用穿刺针进入颈内静脉,在超声引导下确保精确度。

放置导丝:通过穿刺针放置导丝,以引导导管进入静脉。

导管置入:通过导丝将导管顺利置入静脉,并固定在皮肤上。

3.风险和并发症:

感染:需要严格无菌操作,否则易引发感染。

血肿:穿刺过程中可导致局部血肿形成。

气胸:误伤肺组织,可引起气胸。

4.维护与管理: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

避免导管扭曲或受力,防止脱出。

颈内静脉置管是一项技术性较强且风险较高的操作,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并在术后认真进行护理与监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