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与病因:
腔隙性脑梗塞是由于小血管阻塞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常见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半卵圆中心是大脑白质的重要区域,负责连接大脑皮层与其他脑区。
2.症状与体征:
轻度病例可能无明显症状,有时通过例行影像检查发现。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困难或认知障碍。
3.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是首选的诊断工具,可以清晰显示脑内微小梗塞灶。
计算机断层扫描也可用于初步评估,但精确度不如MRI。
4.治疗方案:
急性期管理,包括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及防止进一步血管堵塞。
长期管理,着重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并可能需要抗凝治疗。
5.预后与康复:
单个小病灶预后相对较好,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功能。
多发性或反复发生的腔隙性脑梗塞可能累积损害脑功能,需要长期监控与管理。
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并减少并发症风险。定期随访、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及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能有效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