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会遗传吗

2024-11-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精神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研究显示,精神障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包括基因、环境和个体生活经历。

1.家族史与遗传:

双相情感障碍: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其子女患病风险约为15%至30%;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该疾病,子女患病风险可高达50%至75%。

抑郁症:拥有一级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抑郁症者,其自身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倍至3倍。

精神分裂症:若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0%;若父母双方均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可增至40%至50%。

2.基因与精神障碍之关系:

基因研究表明,某些特定基因变异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例如,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1)变异与精神分裂症关联较强。

遗传学研究发现,多基因遗传模式在精神障碍中普遍存在,即多个基因的小效应累加可能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3.环境因素的影响:

童年创伤、社会压力、物质滥用等环境因素也显著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即使具备遗传易感性,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一项研究指出,曾遭受严重心理创伤者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比未遭受者高出2倍以上。

精神障碍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基因在个体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预防与早期干预,通过心理疏导、合理用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并改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