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通常,支架术后会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这通常包括阿司匹林和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这些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2.皮肤出血点的观察:检查出血点的数量、分布及是否有增多趋势。如果出血点较少且无其他异常症状,可以继续密切观察。
3.检查凝血功能: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了解凝血功能状态,以确定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4.调整药物剂量:在医生指导下,对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剂量调整。如必要,可能需要停用或更换其中一种药物。但此类调整需经过专业评估,以避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5.就医建议:如果出血点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应及时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对于心梗治疗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出现皮肤出血点时应注意观察和评估出血情况,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以确保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同时管理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