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如何鉴定的

2025-03-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屈光不正状态,其鉴定主要基于眼科检查和具体数值来判断。

1.屈光度数:高度近视通常指眼球屈光度数在-6.00屈光度或以上。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手动验光可以测量屈光度,以确定是否达到高度近视的标准。

2.眼轴长度:正常眼轴长度约为24毫米,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通常超过26毫米。B超检查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用于测量眼轴长度。

3.视网膜变化:高度近视可能导致视网膜变性、裂孔或脱离,眼底检查对于鉴定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非常重要。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是常用的检查工具。

4.是否合并其他病变:高度近视还可能与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相关,通过全面的眼科检查可评估这些风险。

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屈光度数达到或超过-6.00屈光度者,以监测视力变化和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高度近视患者需注意日常眼保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保护视力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