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视力屈光度

2025-03-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视力屈光度是评估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指标,用于判断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屈光度以“D”(即屈光度单位)表示,其数值决定了需要的矫正镜片的强度。

1.屈光度的数值:

近视通常用负数表示,例如-2.00D,意味着需要凹透镜来帮助聚焦。

远视则用正数表示,例如+2.00D,表示需要凸透镜来矫正。

散光由两个数值组成,一个屈光度和一个轴向角度,例如-1.00Dx90°,说明在特定轴向上需要额外的光学调整。

2.近视:

一般情况下,屈光度范围在-0.50D到-3.00D之间为轻度近视。

屈光度在-3.00D到-6.00D之间为中度近视。

屈光度高于-6.00D被认为是高度近视。

3.远视:

远视屈光度通常小于+2.00D为轻度远视。

介于+2.00D到+5.00D之间为中度远视。

大于+5.00D时为高度远视。

4.散光:

散光的屈光度通常介于-0.25D到-2.00D之间为正常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需要矫正镜片辅助。

准确理解视力屈光度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从而改善视觉质量并预防视力恶化。保持定期的眼科检查十分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视力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