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病因:
角膜炎通常由感染、外伤、免疫异常或干眼症等原因引起。其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真菌以及阿米巴原虫等微生物感染。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营养不良和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诱发角膜炎。
角膜上皮损伤主要由于机械性刺激(如异物、指甲划伤)、化学灼伤、紫外线暴露,以及手术操作等直接损伤所致。这种情况不会伴随炎症反应,但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感染性炎症。
2.临床表现:
角膜炎患者通常表现为明显的刺痛感、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和眼红,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脓性分泌物。根据具体致病原因,还可能出现局部浑浊或溃疡。
角膜上皮损伤的典型症状包括瞬时剧烈疼痛、流泪、异物感和暂时性视物模糊,一般不伴有显著红肿。如果损伤较浅,症状往往能迅速缓解。
3.检查与诊断:
角膜炎的诊断通常需要借助裂隙灯检查,可能进一步进行角膜刮片培养以明确感染病原。
角膜上皮损伤可以通过荧光素染色观察到角膜表面的缺损区域,诊断相对简单。
4.治疗方式:
角膜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因素。例如,细菌性角膜炎需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病毒性角膜炎需应用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需用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需要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并注意控制炎症和保护角膜。
角膜上皮损伤通常以促进愈合为主,一般采用人工泪液湿润眼睛、抗生素滴眼防止感染,以及必要时使用眼罩保护创面。在严格遵医嘱护理下,轻微损伤可在24-48小时内恢复。
5.预后与风险:
角膜炎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角膜瘢痕形成,进而永久影响视力,甚至引发失明。
角膜上皮损伤通常预后较好,但若继发感染可能演变为角膜炎。
两者虽然表现部分相似,但本质有很大不同。应该根据症状及时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并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