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肠道菌群失衡:术后,尤其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肠道正常菌群可能被破坏。某些细菌过度繁殖会导致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而影响粪便的温度和气味。
2.消化吸收改变:手术可能改变了肠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被细菌分解时产生更多气体和异味。
3.饮食结构调整:术后饮食通常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如果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增加,而纤维摄入不足,也可能导致粪便性状和气味的变化。
4.胃肠动力变化:手术后,肠蠕动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食物的通过速度和水分吸收量,这也可以影响排泄物的特征。
5.药物影响:术后使用的某些药物,特别是止痛药或其他辅助药物,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副作用,进而影响到粪便和排气的气味。
6.感染或炎症:术后恢复期间,局部感染或炎症也可能引起粪便性状的变化,需要医疗干预。
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定期复查、调整饮食结构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非常重要。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咨询主治医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和稳定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