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使用冷敷:应用冰袋或冷毛巾于患者的额头、颈后及腋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这可以帮助散热并有效降低体温。在使用冰袋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每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
2.温水擦浴:用温水(约27°C至37°C)擦拭身体,通过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体温。擦浴时应重点搓洗四肢和躯干,避免使用过冷的水以免引起寒战。
3.环境调节:保持病房环境凉爽,温度一般在24°C左右,确保空气流通良好,但避免直接吹风。同时,也可通过减少衣物覆盖来提高散热效率。
4.补充液体: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水分充足,可以促进汗液蒸发,有助于降温。在无禁忌的情况下,适当饮用电解质饮料有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5.监测体温: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当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时,逐渐停止物理降温措施。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务人员。
这些物理降温措施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降低术后发热患者的体温,促进其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