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住院与监测:首要步骤是立即住院,以便在医疗环境中得到持续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和血压的监控。尤其是前24-48小时是关键期,这段时间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变化。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通过药物控制血压,维持在目标范围内,可以显著减少复发风险。常用降压药包括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断剂。
3.治疗基础疾病:针对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基础病(如动脉瘤、血管畸形)进行评估,并考虑手术修复等治疗选择,以减少再次出血的机会。
4.使用止血药物:在某些情况下,根据医生评估,可能会使用止血药物以帮助减轻出血。
5.手术干预:对于较大出血量或造成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
6.康复治疗:出血后的康复也是重要环节,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及语言治疗,有助于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7.日常管理:出院后需继续进行高血压管理、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以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降低复发率。
这类患者在急性期过后,仍需特别注意控制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风险因素,以降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