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建议保证7-9小时的优质睡眠,因为睡眠与大脑的认知功能、情绪调节以及身体能量恢复密切相关。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睡前远离电子屏幕。
2.均衡饮食
脑部健康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剂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绿叶蔬菜和全谷物。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疲劳感和精神波动。
3.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或游泳。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这是一种能够缓解压力并提升情绪的化学物质。
4.管理心理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甚至焦虑抑郁。可以尝试进行冥想、深呼吸练习或瑜伽,这些方法有助于放松神经系统,改善心态。
5.设定明确目标
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并逐步完成目标,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带来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
6.培养积极社交关系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经常参与社交活动,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减少孤独感和疏离感,同时也有助于大脑活跃度。
7.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引起神经过度兴奋,而酒精则可能扰乱睡眠质量和情绪稳定性。可以选择用温水或草本茶替代这些饮品。
8.专注当下
通过练习正念技巧,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任务或感受上,可有效阻止负面思维循环。每日花10-15分钟进行正念训练,对平衡情绪非常有帮助。
上述措施对于改善精神状态有较高的科学依据,但效果因人而异,需持之以恒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