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能活多大年龄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精神疾病患者的寿命通常较普通人群有所缩短,但具体年龄因多种因素而异,并非所有精神疾病都会显著影响寿命。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原因和数据说明:

1.共病风险较高:精神疾病患者常伴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例如,抑郁症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可达30%-50%。这些躯体疾病直接影响寿命。

2.生活方式不健康:研究显示,精神疾病患者中吸烟率超过普通人群的2-3倍,饮酒过量及药物滥用的比例也显著上升。不规律饮食、缺乏锻炼等问题也更为常见,这些行为均可能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3.自杀风险增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约为10%-1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终身自杀率为5%-10%,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终身自杀风险约为5%。自杀是精神疾病患者早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医疗资源利用不足:精神疾病患者因社会偏见或病耻感,可能避免求医或忽视身体健康问题。有研究发现,这类患者接受必要治疗的比例低于普通人群,致使许多潜在疾病得不到及时控制。

5.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一些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剂等,可能增加肥胖、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风险,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寿命。

有统计表明,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群短10-20年。通过有效管理精神疾病、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对共病的监测与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合理的治疗、定期随访及心理支持对于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