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认识并接受焦虑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在面对未知或重要事情时。研究显示,约30%的人在生活中的某些阶段会感受到显著的焦虑情绪。接受这种情绪的存在,而不是试图完全消除,可以避免进一步的心理压力。
2.制定计划并分解目标
提前焦虑通常来自对未知的担忧。可以将即将发生的事情细分为多个具体步骤。例如,如果担心一场重要的演讲,将准备过程拆解为资料收集、演练和时间管理等部分,每天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明确的计划可以减轻不确定性引发的紧张感。
3.练习放松技巧
放松训练能够有效缓解焦虑,例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法。研究表明,规律练习这些技术可以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相关练习,可能会带来明显效果。
4.理性分析焦虑来源
将焦虑的原因写下来,并逐个分析最坏可能的结果,以及应对的策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一件事情的担忧往往被放大,通过书面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重新审视问题的实际严重性。
5.调整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都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研究指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例如快步走,可以显著减少焦虑症状。保证每晚7-9小时高质量睡眠也有助于情绪稳定。
6.寻求社会支持
与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倾诉焦虑感,有助于缓解心理负担。根据研究,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可以显著降低孤独感以及伴随的心理压力。
7.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当焦虑影响到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时,应考虑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都证明在抑制过度焦虑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缓解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