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均衡饮食
(1)控制酒精摄入: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且每周至少有2天完全不饮酒。
(2)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高糖食品可能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高脂饮食尤其是反式脂肪酸也会对肝脏造成负担。
(3)多摄取护肝食品:富含维生素C和E的水果与蔬菜(如柑橘类水果、西兰花)、富含纤维的谷物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绿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2.规律作息
(1)睡眠充足: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会降低免疫功能,使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成年女性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
(2)避免过度劳累:疲劳会影响肝血流量,对肝细胞损伤修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工作和运动需适度。
3.戒除不良习惯
(1)慎用药物:滥用药物或剂量过大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生。
(2)远离毒素:减少接触工业化学品、杀虫剂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体内代谢可能损害肝脏。
4.预防感染
(1)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
(2)注意卫生:避免共享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远离不清洁的水源和食物。
5.保持健康体重
女性体质指数建议控制在18.5-23.9之间,肥胖会显著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而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也会损害肝脏功能。
6.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水平、B超检测等,便于早期发现异常。如有乙型肝炎或其他慢性肝病史,应遵医嘱增加检查频率。
健康的肝脏是身体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女性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管理,避免不良习惯带来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