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普通感冒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许多病毒性感冒会导致鼻窦炎或上呼吸道刺激,引起太阳穴部位疼痛,同时伴有咳嗽。
建议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每日摄入约1.5-2升清水。
使用盐水喷鼻剂缓解鼻腔充血,并通过热敷缓解局部不适。
若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加重,可考虑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和退烧。
2.紧张性头痛或面部肌肉紧张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工作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导致太阳穴周围疼痛。
每日进行简单的颈部和肩部放松运动(如旋转肩膀或慢抬头低头各3-5分钟)。
局部使用热敷(40℃左右)20分钟,将毛巾轻压在太阳穴附近区域。
必要时可以服用非处方止痛药,但不应连续服用超过3天。
3.咳嗽引发的二次性肌肉或血管牵拉疼痛
持续咳嗽可能引起面部或头部肌肉的反复牵拉,从而诱发疼痛。
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复方甘草片)缓解咳嗽症状,避免剧烈咳嗽。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湿度宜维持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辅助调节环境。
4.鼻窦炎引发的头部疼痛
如果同时存在鼻塞、浓稠鼻涕或闻觉减弱,应警惕鼻窦炎可能诱发的太阳穴疼痛。
建议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有助于排出分泌物并减轻炎症。
出现明显发热或持续化脓性鼻涕时,应尽早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
5.其他严重情况的可能
如头痛明显加重、伴随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疾病或颅内病变等罕见原因。
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和用药能有效缓解大多数症状,但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异常表现,应尽快获得专业医疗帮助以明确诊断并提供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