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毒性特性: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以其高毒性和潜在的致癌能力著称。其致癌性主要表现在对肝脏的影响,特别是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明显的肝癌诱导作用。
2.暴露途径:人体通常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如谷物、坚果等)接触黄曲霉素。长期低水平暴露和短期高剂量暴露都有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3.安全标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素列为一级致癌物。各国均制定了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限值。例如,欧盟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素B1不得超过2微克/千克,而坚果的含量限值则为8-12微克/千克。
4.健康影响:持续摄入高于安全标准的黄曲霉素水平与肝癌的发病率显著相关。研究显示,黄曲霉素的致癌效应需要较长时间的累积暴露,这意味着日常摄入量的重要性。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黄曲霉素中会增加肝癌风险,控制饮食中黄曲霉素含量是降低此风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