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角膜塑形镜的特点
矫正原理:通过夜间配戴特殊硬性隐形眼镜,暂时性改变角膜形状,从而在白天实现裸眼视力提升。
适用范围:适合低中度近视(通常≤600度)和低度散光(≤150度),对高度近视效果有限。
可逆性:属于非手术矫正方式,停戴后角膜形态会逐渐恢复,视力也回到原状态。
使用周期:镜片寿命一般为1-2年,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洁维护。
风险与不适:可能引发角膜炎、干眼症等问题,需严格遵从佩戴和护理规范。
2.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特点
矫正原理: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永久性矫正屈光不正,与激光手术不同,不改变角膜厚度。
适用范围:针对高度近视(>600度)、散光以及不适合激光手术的个体,如角膜薄或其他结构异常患者。
持久性:效果稳定且持久,一次手术即可完成矫正。若需要调整,可更换或取出晶体。
手术风险:包括感染、炎症、白内障形成或青光眼风险,需综合考量个体健康状况。
恢复时间:术后通常恢复较快,但短期内可能有轻微视物模糊或炫光现象。
3.选择依据
年龄与职业需求:年轻人或需长期用眼者偏向角膜塑形镜,成年后追求长期稳定效果者倾向人工晶体植入。
屈光度数:低中度近视可优先考虑角膜塑形镜,高度近视或角膜条件受限者更适合人工晶体植入。
健康条件与习惯:耐心进行日常镜片护理者可选择角膜塑形镜,无法坚持护理或喜欢一劳永逸方案者多选手术。
两种方式均需经专业眼科检查后决定,切勿自行判断或盲目选择,确保安全和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