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因:
母乳性腹泻:通常与母乳中的脂肪成分有关,有时是由于母亲饮食中摄入的过多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影响了母乳质量。
乳糖不耐受:这是由于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这种情况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伴随终生。
2.症状:
母乳性腹泻:婴儿可能出现频繁水样便,伴有轻微腹痛,但通常不会影响体重增长。
乳糖不耐受:不仅出现腹泻,还常伴有腹胀、胃痉挛、排气增多等症状,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3.诊断方法:
母乳性腹泻:通过观察婴儿症状和母亲饮食来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可调整母亲饮食来查看婴儿反应。
乳糖不耐受:通常通过粪便酸性检查、呼气氢试验等进行诊断,以检测乳糖未被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发酵。
母乳性腹泻一般通过母亲饮食调整即可改善,而乳糖不耐受可能需要在婴儿饮食中减少乳糖含量。对于这两种情况,应根据婴儿具体表现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以确保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