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消化道出血:胃癌可导致胃黏膜破坏,肿瘤侵犯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暗红色大便,具体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及部位。如果出血量较少,可能仅表现为隐血阳性,通过粪便隐血试验检测;如果出血量较多,则可能表现为明显的黑便或鲜红色便。
2.肿瘤溃疡形成:早期胃癌通常症状不明显,但当肿瘤增大、中心部分缺血坏死时,可形成溃疡。这种溃疡处的血管容易破裂,引起持续或间歇性的便血。
3.晚期病变侵袭:随着胃癌的发展,肿瘤可能侵犯到邻近器官和组织,甚至穿透胃壁。这种情况下,出血风险增加,便血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剧烈腹痛、体重明显下降等。
4.并发症:胃癌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也可能因抗癌治疗而引发药物性胃炎或凝血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便血症状。
5.贫血信号:长期便血会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此时需要评估是否存在持续性隐匿性出血,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
胃癌患者若出现便血,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影像学评估,以明确出血原因和程度,并尽快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