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因方面:
前庭神经损伤性眩晕通常由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导致前庭神经发炎或损伤。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良性位置性眩晕则是由于内耳中的耳石从正常位置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引发不正常的流体运动,从而刺激平衡神经。
2.临床表现:
前庭神经损伤性眩晕通常出现急性的持续性眩晕,伴随恶心、呕吐及平衡障碍。眩晕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并且通常不会因为头部运动而加重。
良性位置性眩晕则多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性眩晕,通常在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出现,如躺下、翻身或仰头看物。每次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3.诊断方法:
前庭神经损伤性眩晕的诊断通常需要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可能包括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良性位置性眩晕则可通过典型的临床试验来诊断,如Dix-Hallpike试验,可以诱发和检测与耳石相关的异常眼球运动。
前庭神经损伤性眩晕和良性位置性眩晕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前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类固醇和前庭康复训练来帮助恢复,而后者则主要通过特定的头部复位手法来纠正耳石的位置。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正确识别和治疗眩晕症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