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急性期:在急性肠梗阻发作期间,应禁食禁水,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静脉输液等治疗,以减轻肠道负担。
2.症状缓解期:待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开始进食少量的清流质食物,如糖水、米汤等,以确保肠道能够耐受。
3.过渡期:如果没有出现不适,可以慢慢增加一些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比如稀粥或汤面。同时,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的再次出现。
4.恢复期:在经过医生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以逐步加入普通饮食,包括牛奶及奶粉。但要注意,奶粉的添加应从少量开始,并观察身体反应。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看出,肠梗阻后的饮食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行事,并密切关注自身的恢复情况。如有不适或问题,应立即咨询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