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痔疮:痔疮是肛门周围静脉肿胀引起的情况。外痔和内痔都会导致排便时出血,尤其是在硬便或用力排便时。统计数据显示,大约5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痔疮问题。
2.裂肛:这是指肛门皮肤的撕裂或裂口。裂肛常发生在便秘或者腹泻时,导致排便时疼痛和少量鲜红色出血。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年人中较为常见。
3.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肠壁损伤,从而引发出血。这些疾病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但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受到影响。
4.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也是大便带血的一种潜在严重原因。虽然这种情况不常见,但是每年全球有超过180万新确诊病例,需要警惕并及时进行筛查。
5.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也可能引起肠炎和出血性腹泻。这类感染多见于食物污染且每年导致数亿人次腹泻病例。
若大便上频繁出现血迹,应考虑就医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