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夜惊:
发病率:大约15%的儿童会经历夜惊。
发生时间:多在入睡后2-3小时内,即深度睡眠阶段。
表现:宝宝可能突然坐起、哭泣、甚至喊叫,但很难被唤醒,也不会记得自己曾经有过这种经历。
2.噩梦:
发病率:几乎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噩梦。
发生时间:通常在凌晨,也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
表现:宝宝可能会清晰地描述可怕的梦境,并且需要安慰才能再次入睡。
为了帮助宝宝更好地应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造安全的睡眠环境:
确保宝宝的卧室温暖、安全、舒适。
使用柔和的灯光、安静的环境等来营造一个放松的氛围。
2.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每天定时入睡和起床,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睡前一小时避免刺激性活动,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3.提供情感支持:
如果宝宝从噩梦中醒来,可以轻声安抚、抱抱他们,让他们感到安全。
与宝宝谈论他们的梦境,帮助他们理解梦只是虚幻的,不会对现实造成影响。
4.就医咨询:
如果宝宝频繁出现夜惊或噩梦,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心理医生,寻求进一步帮助。
保持耐心和关注,给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们减少夜间的恐惧,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