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观察排便情况:注意大便的形状、颜色及频率。正常大便通常为棕色,呈现圆柱形且质地适中。如果出现持续性血便、黑色大便或大便变细,则可能需要关注。
2.注意疼痛或不适感:排便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疼痛、瘙痒或灼热感可能提示肛门疾病,如痔疮或肛裂。这种不适感若持续存在,需谨慎对待。
3.检查肛门周围皮肤:通过镜子检查肛门周围是否有皮肤异常,例如肿块、红肿或破损。突出的肿块可能是外痔,而破损则提示可能存在肛裂。
4.触摸肿块或硬结:在干净环境下,用手轻触肛门周围区域。如发现硬结或肿块不易移动或持续增长,应考虑进一步检查。
5.体重变化及疲劳感: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极度疲劳或无故减重,则可能提示系统性疾病而非单纯肛门问题。
定期注意上述症状并进行简单自检,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不过,若有异常表现或怀疑疾病,请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意见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