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观察体温
体温在37.3℃以下属于低热,通常无需药物干预,可通过休息、自我调节改善。
如果体温超过38.5℃,需注意高热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如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尤其是在妊娠早期。高热应尽快降温。
2.物理降温
可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这些部位血管丰富,有助于散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环境温度适宜(20-22℃),避免过热或过冷。
保证水分摄入充足,通过饮用温开水或清淡的电解质饮品补充因出汗丢失的体液。
3.注意合理用药
孕期不建议自行服用退烧药,尤其要避免阿司匹林或含复方成分的感冒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对妊娠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需严格控制剂量和频次。
4.警惕并发症
如果除发热外还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持续头痛或胎动异常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比如细菌感染或病毒性肺炎,应立即就医。
妊娠晚期若发热伴有腹痛或规律宫缩,需考虑是否引发早产征兆,也应及时采取措施。
5.保持营养均衡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瘦肉和豆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持续发热或反复无明显好转的情况,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勿忽视感冒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